简讯

  • 我校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

    <正>西安科技大学成功申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世界矿山通风大会是当前矿山通风领域涉及范围最广、与会专家学者最多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是世界各国矿山通风专家学者进行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8月,第十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在南非举行,我校学术代表团参加了大会。会上,校申办组委会向大会提出申请承办2018年第十一届世界矿山通风大会并获批准。这次成功申办突显了国际矿山通风学术界对我校相关学术水平的肯定,更是学校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特色、提升

    2016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23 ]
  • 本刊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正>近日,收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通知,我校《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汉大学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简称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汉大学版)2015—2016》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外最重要的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排行榜与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指南之一。

    2016年01期 v.36;No.14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下载次数:5 ]
  • 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9月23~25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办

    <正>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支持的第四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暨第二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9月23~25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诚挚邀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与相关领域教学、科研、生产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前来参会。会议主题范围:1.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2016年0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22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正>12月29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评选结果。评选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111项,二等奖183项;评选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64个。其中,《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时,西安科技大学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殊荣。

    2016年01期 v.36;No.147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13 ]

  • 基于FBG-BOTDA联合感测的岩层运动试验研究

    柴敬;孙亚运;钱云云;宋军;马伟超;李毅;

    为研究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将准分布式布拉格光纤光栅技术(FBG)和基于脉冲预泵浦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PPP-BOTDA)联合应用于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测试中。在2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分布式传感光纤和2个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模型尺寸2 000 mm×180 mm×1 700 mm,几何相似比1∶250,测试主关键层由弯曲下沉发育至断裂的变形运动过程。试果表明,2煤开采过程中分布式传感光纤应变曲线体现了岩层的连续变形下沉,曲线中间位置出现应力集中;3煤开采过程中分布式传感光纤应变曲线体现了发生断裂的岩层运动,断裂后的岩层应力得到释放;连续变形下沉的岩层FBG传感器应变曲线呈宽缓峰状,应变值达到4 367.48με;断裂的岩层曲线呈尖峰状,最大应变值达到4 892.82με.实现了模型试验中主关键层由连续体转变为半连续体过程的实时监测。

    2016年01期 v.36;No.14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6 ] |[下载次数:235 ]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暨期刊发展研讨会召开

    <正>2015年11月30日下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暨期刊发展研讨会在雁塔校区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校长杨更社、副校长韩江水、马宏伟、张威虎、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姚远、《安全与环境学报》常务副主编李生才以及30余位编委会成员、直属单位党总支负责人和期刊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威虎副校长主持。会议首先由校领导向新任编委会成员颁发聘书。随后期刊中心主任田水承向编

    2016年01期 v.36;No.147 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41 ]
  • 影响煤氧化自燃的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王彩萍;邓军;张嬿妮;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活性微观结构与氧化自燃能力的影响关系,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自燃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对褐煤、长焰煤、不粘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无烟煤等9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XRD,比表面积和微观结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升高,煤微观结构中的芳香层片尺寸变大,芳香层片的延展度和堆砌度则不断增强;煤的孔隙结构随变质程度的升高不断缩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煤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差异是引起不同变质程度煤氧化过程吸氧量不相同的主要原因,阐明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结构的异同是影响煤低温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2016年01期 v.36;No.147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5K]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337 ]
  • 高抽巷瓦斯抽采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影响分析

    张俭让;陈伟;张荃;

    为了探究高抽巷瓦斯抽采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影响,依据401101工作面的巷道布置情况,建立了工作面与采空区的数学物理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工作面在有无高抽巷及高抽巷不同抽采能力下采空区的氧浓度以及瓦斯浓度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上隅角瓦斯浓度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表明:高抽巷能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随高抽巷抽采瓦斯能力的增大,上隅角瓦斯浓度不断降低,但采空区氧化升温带的宽度和深度会增加,使得煤自燃危险性和防灭火压力增大;综合考虑防止瓦斯超限及采空区煤自燃,并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高抽巷瓦斯抽采能力以0.25~0.3为宜。

    2016年01期 v.36;No.147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151 ]
  • 浅埋煤层群工作面合理区段煤柱留设研究

    黄庆享;杜君武;刘寅超;

    为确定浅埋煤层群开采合理的上下煤层区段煤柱布置,减缓下煤层煤柱集中压力和地表裂缝发育,实现环境友好的安全开采,论文以陕北神南矿区柠条塔矿为背景,采用Flac3D分析1~(-2)煤层和2~(-2)煤层工作面同采区段煤柱宽度和不同留设方式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煤柱错距地表下沉规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揭示1~(-2)煤层和2~(-2)煤层区段煤柱不同错距的岩层破断规律。研究得出:1~(-2)煤层合理的煤柱宽度为20 m;下煤层煤柱应力、地表下沉梯度和地表拉裂缝随着煤柱错距的增大而减小,沿倾向煤柱错距达到40 m时下煤层煤柱集中应力和地表拉裂隙明显减弱。同采工作面沿走向错距大于60 m时,地表下沉梯度和地表拉裂隙明显减小。

    2016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0K]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次数:474 ]
  • 中国西北地区柴北缘赋煤区构造单元新厘定

    王佟;冯帆;王庆伟;刘天绩;

    为对柴北缘赋煤区构造单元进行重新厘定,文章基于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并集成前人研究工作成果,从区域构造控制与煤系赋存状况相结合的角度对柴北缘赋煤区构造单元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柴北缘赋煤区可新厘定为""三隆三凹(五小凹区)"即3个三级单元,11个四级单元,具体为:1东部构造分区。整体地貌呈现三隆夹两凹的构造形态,3条隆起从南至北依次为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龙布鲁克山山前断裂和宗务山隆起条带,2个凹陷由南向北为乌兰凹陷和德令哈凹陷;2中部构造分区。该中间构造分区整体构造形态为两隆两凹,2个凹陷一为绿南凹陷一为鱼卡-红山凹陷,前者为低应变区,褶皱构造发育,后者为高应变区,为主要含煤区段;两个隆起是交叉归并隆起,南为欧龙布鲁克山-牦牛山隆起带,北为达肯大坂隆起带,二者在羊肠子沟一带逐渐归并为一;3西部构造分区。本区整体构造格局为一隆一凹,山前凹陷处于柴达木盆地边缘,沉积厚度较厚,而绿南凹陷的西部区域也同赛南凹陷处于同一盆地区带。该研究是首次从煤田地质角度对柴北缘赋煤区构造单元的新厘定。

    2016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161 ]
  • 安塞油田楼坪区长10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唐建云;宋红霞;章星;陈玉宝;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恒速压汞等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塞油田楼坪区长10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10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颗粒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浊沸石溶孔为主;喉道以细小孔-微细喉为主;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长10储层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属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属建设性成岩作用,长10储层砂岩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依据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将楼坪区成岩相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绿泥石胶结相、绿泥石胶结-长石、浊沸石溶蚀相是主要的有利成岩相带。

    2016年01期 v.36;No.147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1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193 ]
  •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物源特征分析

    梁积伟;陈杰;赵凯强;梅华平;刘卫蓉;杨玲;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新天然气区带的相继发现,使得全盆地基础上的母岩特征及物源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古水流方向、轻重矿物组成、分布特征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周缘基岩矿物组成对比,探讨盆地盒8段的物源问题。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沉积物主要由北、南部2大物源区供给,以吴旗-子长一带为中心区域属于汇水区;北部物源根据其矿物组成及古流水方向可细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北3个方向,物源范围较大,延伸至定边-子长一带;南部物源矿物主要重矿物成分基本相同,根据其微量矿物含量可将其分为南南东、南南西及南3个方向,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吴旗-延安以南;盆地中部定边-延安一带受多个物源影响,形成汇水盆地。

    2016年01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257 ]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石灰岩岩相及地球化学特征

    靳程光;王起琮;刘佳玮;石堃;魏巍;王妍;李百强;宁博;闫佐;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石灰岩的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在露头及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确定了石灰岩的主要类型,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确定了各类石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据成岩环境及主要成岩作用,识别出奥陶系主要的石灰岩类型,即泥晶灰岩、海水及淡水亮晶胶结颗粒灰岩、去膏、云化细-粗晶次生灰岩、破裂及紊乱岩溶角砾灰岩;正常海水环境成因的石灰岩具有高δ~(13)C,δ~(18)O,低~(87)Sr/~(86)Sr,富含Sr,贫Mn,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受淡水环境影响的石灰岩,具有低δ~(13)C,δ~(18)O,高~(87)Sr/~(86)Sr,贫Sr,富含Mn,Fe及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是开展碳酸盐岩成因研究的有效方法。

    2016年01期 v.36;No.147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3K]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347 ]
  • 巷道水膜除尘技术除尘效果模拟

    黄欣;

    为了有效控制巷道内煤尘的运移扩散,降低矿井煤尘危害,设计了巷道水膜除尘装置,通过水膜的吸附和阻挡作用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同时根据铜川徐家沟煤矿530运输机巷内水膜实际布置情况,建立了数学模型,对该装置的除尘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网帘孔径是影响除尘效果的关键因素,孔径越小,除尘效果越好,但对巷道内风阻的影响越大。因此,需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孔径尺寸,针对实验巷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最佳孔径为1.6 mm,水膜除尘装置对应除尘率高达94.9%,能够有效降低巷道内煤尘浓度,且水膜前后风速变化仅为0.042m/s,对巷道内风阻变化影响较小。

    2016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129 ]
  • 气动胶体磨制备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研究

    袁海滨;于弘奕;

    为了探索一种适用于煤矿的快速、高效制备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的方法,利用气动胶体磨对普通硅酸盐42.5水泥进行湿磨,制备了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的研磨特性进行分析。按一定的水灰比称取所需的水泥和分散剂(无水乙醇)并搅拌均匀,加入气动胶体磨进行一定时间的研磨,将研磨一定时间后的水泥浆料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加助磨剂的水泥浆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料浓度越低研磨效果越好。当水灰比为0.8∶1时,研磨5 min制备出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的粒度进一步下降。对于加入助磨剂的水泥浆料,研磨5 min时水泥注浆材料的粒度显著下降,D97的下降幅度达到25.9%.该方法为煤矿制备超细水泥注浆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下载次数:194 ]
  • 组合串联煤岩冲击倾向性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薛俊华;刘超;王龙;

    为了研究组合串联煤岩对冲击倾向性的影响,采用RFPA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板-煤-底板组合煤岩进行数值试验研究,通过改变顶板刚度和煤岩(顶板)高度比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不同煤岩组合模式对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顶板刚度的减小,组合系统的冲击倾向性随之增强;随着煤岩高度比的减小(顶板厚度增加),组合系统的冲击倾向性也越来越大;串联煤岩组合系统冲击倾向性与顶板刚度、煤岩高度比呈反比关系。以上试验结果为揭示煤岩冲击倾向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工程参考。

    2016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0 ] |[下载次数:237 ]
  • 钻孔CF新型密封材料的孔隙结构特性研究

    张超;李树刚;张天军;林海飞;杨会军;

    为了改善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效果,研究了瓦斯抽采钻孔普通水泥密封材料、CF新型密封材料的孔隙结构特性。实验模拟了煤矿井下钻孔封孔过程,综合采用压汞法和二氧化碳气体吸附法对普通水泥注浆后的煤样和CF新型密封材料注浆后的煤样孔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F新型密封材料相比普通水泥材料有着较好的渗透力,可以有效的消除钻孔封孔段周围微观裂隙和孔洞,提高封孔段的稳定性;经过注浆之后,普通水泥材料注浆的煤样和CF新型密封材料注浆的煤样平均孔径分别为9,8.6 nm,孔隙率分别为4.428 1%,3.775 6%.

    2016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165 ]
  • 许疃矿32块段出水水源Fisher识别分析

    董毅;解海军;

    鉴于许疃矿32块段3222切眼持续突水,为了快速有效地判别出该矿出水点的水源类型,为该矿防治水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利用所收集的许疃矿32块段不同含水层常规水化学数据和与其具有相同水质单元的任楼矿部分水化学数据,依据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组分情况,最终选取了7种能够区分各含水层类型的水化学指标,并借助SPSS软件建立了许疃矿突水水源的Fisher识别模型。训练水样的判别结果经回估后发现,该模型在许疃矿水源类型的判别中正确率高,表明此模型在许疃矿水源判别中效率较好,可作为许疃矿矿井突水时快速判别水源类型的一种依据,对该煤矿日后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最后对许疃矿出水点待判水样进行科学判别,判别结果为:所有待判水样均为砂岩水。另外,论文中许疃矿水源判别模型建立时未考虑各含水层混合后的情况,因此该模型还可作进一步研究。

    2016年0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156 ]
  • 氧化钙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特性影响

    赵洪宇;李玉环;宋强;吕俊鑫;舒元锋;王子民;刘飞;曾鸣;舒新前;

    为研究CaO对褐煤和无烟煤热解特性影响,采用实验室小型固定床反应器对锡林郭勒褐煤(X)和宁夏石嘴山无烟煤(SH),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CaO对热解三相产物分布规律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0~600℃时,添加2%CaO后褐煤热解生成CO_2的产率小于未添加CaO煤样热解生成CO_2的产率,添加CaO与否对其他3种气体H_2,CH_4,CO产率影响不大;与未加入CaO的褐煤煤样相比,加入CaO的褐煤煤样在相应温度下热解气相产物产率小幅度降低,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加入CaO的褐煤煤样气相产物产率增加速率大于未加入CaO的褐煤煤样。褐煤脱挥发分主要在600℃之前的热解阶段,而对于无烟煤来说,CaO在中温热解阶段对挥发分的脱除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褐煤半焦来说,加入2%CaO一直作为灰分存在半焦中,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褐煤半焦在高温时反应活性较高,发生热缩聚反应,导致半焦中有机质含量降低,以上2种原因直接导致褐煤半焦灰分升高;对于无烟煤来说,灰分增加主要是由于CaO的加入。

    2016年01期 v.36;No.147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下载次数:283 ]
  • Cu/Fe/Al-LDHs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制备CH_4研究

    孔婷婷;张颖萍;周安宁;张丹;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Fe/Al-LDHs催化剂,并以Cu~(2+)含量为影响因素,结合XRD,SEM,TG,UV以及FIR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不同摩尔比的Cu/Fe/Al-LDHs均为典型的层状结构半导体材料,且随着Cu~(2+)含量的逐步增加,Jahn-Teller效应增强,Cu/Fe/Al-LDHs的结晶度下降。通过常温、常压下的催化剂对CO_2(g)+H_2O(g)光催化还原制CH_4的反应,验证了不同摩尔比的催化剂均具有光催化反应活性;讨论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Cu/Fe/Al-LDHs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焙烧后形成的CuFe_2O_4和CuAl_2O_4等混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更好,CH_4产率更高。

    2016年01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397 ]
  • 秦巴山区某软岩公路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

    邓博团;苏三庆;任建喜;孟昌;

    以秦巴山区某软岩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隧道合理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3种不同施工方法下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台阶法施工和单侧导坑法,采用留核心土法施工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较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从经济和施工工期角度来看,留核心土法是该地区软岩隧道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可行性,在隧道周围设置了变形监测点,实测结果表明,采用留核心土法施工后,隧道最大周边收敛14.81 mm,最大拱顶沉降值为27.11 mm,隧道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隧道围岩变形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FLAC数值模拟可在隧道施工前对隧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具有超前指导意义。

    2016年01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109 ]
  • 输煤皮带通廊桥架抗震性能分析

    陈少杰;任建喜;邓博团;张琨;潘振军;

    输煤皮带通廊桥架结构在历次的地震中破坏较多,为了研究其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提高结构的寿命和安全性,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工程中常见的3种结构形式的输煤皮带通廊桥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及水平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前三阶振型对桥架结构的影响较大,但高阶振型时桥架上部错动变形明显,计算中高阶振型不能忽略;桥架的最大位移均发生在跨中,三角腹杆和下斜腹杆桥架在地震作用中变形幅度接近,均大于加吊杆式桥架;受到下拉吊杆的影响,桥架端部下弦杆内力增大明显,采用该布置形式时应对端部下弦杆进行加强。

    2016年01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90 ]
  • 基于决策树改进随机逼近煤矿输送机系统智能群启动算法

    郑茂全;侯媛彬;李学文;聂永朝;董田田;陈夕紫;

    在研究比较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启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长距离多级煤矿输送机重载启动撒落煤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改进随机逼近(IGSA-ISADT)煤矿输送机系统群智能启动算法;该算法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各子系统的输送距离、胶带宽度及驱动电机功率作为条件属性,采用决策树确定不同子系统启动斜率;加速段和匀速段分别按本子系统的启动斜率和控制误差随机逼近给定线速度。通过陕煤集团某煤矿运输距离为3 400 m的四级煤矿运输机系统进行群智能启动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群智能启动比常规的比例积分控制启动各子系统逼近给定线速度效果好,最大线速度误差减小到4.22%,不仅动态误差显小而且运行平稳,可对多级输送机重载协调启动预防煤料撒落提供一种参考。

    2016年01期 v.36;No.147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93 ]
  • 字符串匹配算法Sunday的改进

    朱宁洪;

    字符串的模式匹配应用十分广泛,在信息的搜索查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串匹配算法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在分析几种经典模式匹配算法的基础上,对当前应用最广泛的Sunday算法提出了改进的算法Zhusunday.算法主要改进之处是:在字符串从右向左匹配过程中,当文本字符中出现不匹配模式字符串的字符且该文本字符不是坏字符时,算法从右向左搜索当前文本字符在模式串中出现的位置;找到当前字符在模式串中的位置后继续再向左匹配模式串字符一次,如果仍不匹配时,模式窗口比Sunday算法多向右移动一个字符。改进的算法提高了模式匹配的执行效率,通过大量对比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坏字符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改进算法的最优时间复杂度可达O(n/m),在同一时间复杂度下,比Sunday算法效率提高25~50%.

    2016年01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316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Mathews图表法分区调整

    王运森;郑贵平;曹卫东;李元辉;

    为解决经过Mawdesley修正的Mathews图表法的分区划分限于回归分析,过于简化,在水力半径过小及过大2个区域没有给出明确的稳定性判断等问题,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岩体稳定性预测模型,利用Mawdesley修正的图表法历史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在满足精度要求的约束下对Mathews图表中节点的稳定性状态进行预测,绘制稳定性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的优化调整,对于低稳定性系数小水力半径和高稳定性系数大水力半径的2个区域,给出了稳定性确切的分区定义,调整后的分区在中间区域和原图基本重合,能很好的符合历史数据样本,证明了应用神经网络对Mathews图表法进行分区的合理性。在焦家金矿进行了工业试验,利用调整后的分区及临界跨度设计法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进路跨度提高到7.9 m,试验结果采场稳定性良好。

    2016年01期 v.36;No.147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次数:158 ]
  • 带孔缝箱体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

    周泽伦;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电子产品高频化、数字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屏蔽问题更加突出。屏蔽箱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屏蔽方法,然而,实际中常用于散热、过电缆等的功能性孔或孔阵必然造成电磁泄漏。因此,现今对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科学性。在简要介绍了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带孔缝箱体内电磁场,详细分析了使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计算其电磁屏蔽效能的方法及结果。得出了一般性结论:箱内与孔缝距离不同的点,距离孔缝越远,屏蔽效能越好;屏蔽效能圆形孔缝和正方形孔缝大小相仿,三角形孔缝位列次席,而长方形则居于末位;孔缝越小,屏蔽效能越好;长方形孔缝的长短边的比值越小,箱体屏蔽效能越好;孔阵间距越小,屏蔽效能越好;开孔数量越多,屏蔽效能越好。

    2016年01期 v.36;No.147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397 ]
  • 基于CFD动网格的双箕斗运行气动侧向力研究

    孙扬;徐长磊;郝荣;杜贵文;

    深井安全间隙是矿井向深部延伸要解决的典型提升问题之一,箕斗运行引起的空气动力响应是开展深井安全间隙研究的首要分析因素,也是引起箕斗偏摆的主要原因。将基于CFD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引入到竖井箕斗运行过程气动压力分析中,依托某金属矿山工程背景,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动网格技术和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箕斗运行过程中的外流场压力变化进行数值分析。通过监测双箕斗运行相向、相会、背离的整个过程中箕斗侧向压力的变化,对箕斗稳态运行及相遇瞬态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箕斗相会的过程中,流场变化剧烈;箕斗的侧向压力值瞬间增大,首先朝向井壁方向,而后反向增加至最大值,最后恢复稳态运行。对于高速提升的深井安全间隙确定,应充分考虑气动侧向力引起的箕斗偏摆;高速提升的深竖井断面布置应加大提升容器与井壁之间的安全间隙,适度增加提升容器之间的安全间隙。

    2016年01期 v.36;No.147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下载次数:59 ]
  • 井下移动目标定位跟踪关键技术

    冀汶莉;马晴;贾东;

    针对智慧矿山建设和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分析现有技术后提出了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跟踪的新方案。通过在巷道内铺设有源RFID位置标签,利用矿工携带的便携式带有阅读器、环境传感器、矿灯、Zig Bee无线传输模块、一键救援的新设备(多功能阅读器)跟踪定位矿工的移动。在多功能阅读器上通过RFID中间件完成矿工位置计算,然后将环境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和阅读器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井上应用服务器。在实验环境下验证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完成了相应的系统软件设计。该软件能够完成井下人员移动位置跟踪和周围工作环境的监测等功能。该系统不但可以独立使用,还可以为应急救援提供有价值的矿工位置信息支持。

    2016年01期 v.36;No.147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245 ]
  • 基于变截面的叠层压电振子粘结层厚度优化分析

    王锐;王玉山;龚立娇;

    利用压电振子采集环境中振动能量的研究中发现粘结层厚度对压电振子的抗剪强度及发电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因此文中以变截面形状悬臂梁叠层压电振子为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模拟了其粘结层厚度改变时对其抗剪性能、低频振动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粘结层厚度的增加,叠层结构中粘结层的抗剪强度有所提高,但对环境中的低频振动响应却减弱。综合分析表明,当变截面压电振子自由端尺寸为12 mm(约为矩形截面尺寸的85%),且粘结层厚度控制在约为基底层厚度的1/4~1/5时,叠层压电振子的能量转换效率及抗剪强度最理想。

    2016年01期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93 ]
  • 1981—2014年《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发文作者合作关系研究

    李红霞;赵龙钊;

    为了解《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创刊至今所有发文作者的合作关系,基于CAJD数据库,以《学报》1981—2014年间刊载论文为基础数据,运用Ucinet软件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发文作者合作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合作度、合作率分析,展示出作者合作的规模和强度;通过对网络结构分析,展示出《学报》作者合作的特点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学报》作者合作网络规模较大,但整体连接稀疏,网络密度不高,平均路径长度较短;中心性较大的作者多为西安科技大学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只有很少的作者具有比较高的控制资源的能力;凝聚子群的规模较小,密度比较显著,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派系林立。通过本研究,以揭示《学报》发文作者的合作关系,促进知识交流及学科发展。

    2016年01期 v.36;No.147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次数:227 ]
  • 下载本期数据